第10章 资本的逻辑(2 / 4)

2001传媒教父 苍山月 4327 字 7天前

是制片主任手下的兵。

同时又能与执行制片人,甚至是制片人,直接沟通。

说直白些,制片主任承上启下,虽然属于制片系统,但与创作团队又分割不开,甚至直接影响创作团队的正常运作。

所以按惯例,也是为了保障两个系统之间不是对立而是合作,制片主任一般都是由导演指派的人担任。

导演专心创作就好,要钱的事儿,不用自己去和制片人扯皮,通过制片主任协调沟通。

而制片方,即便要控制成本,也不用和导演硬性接触,通过制片主任居中调节,对大家都有好处。

可一旦制片主任也是制片方的人,那导演也就和财权彻底脱钩了。

可以说,除了摄影机覆盖范围之外的所有人,导演都调不动,那戏还怎么拍?

楚安很好奇,陆鸣泽怎么可能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在他的剧组里?

“其实,陆导也挺不容易的,大家多多理解吧!”兰姐很快就给出了答案。

没办法,剧组的用餐时间,聊八卦是保留节目,谁也不能免俗。

“这部戏,天都是不同意陆导拍的。而为了这部戏能够开机,陆导也是做出了很大的牺牲。”

这话一出,楚安就更不理解了。

要是好本子,那还说得过去。可这部戏的剧本,即便陆鸣泽因为时代的局限性看不出是烂片,但多多少少也应该有点感觉吧?为什么执意要拍?

遂问道:“陆导是有什么苦衷吗?”

这下兰姐笑了,“苦衷算不上。”

看了眼陆鸣泽那边,见陆大导演正闭目养神,于是小声道:“咱们陆导虽然有点暴躁,其实是有点小孩儿脾气的。”

这事儿说起来不复杂,甚至有点可笑。

陆鸣泽的成名作品都是清宫剧,去年随着又一部大卖,登顶视冠,观众中也有了一些质疑的声音冒出来。

什么陆鸣泽只会拍辫子剧,什么满清遗老之类的。

起初还好,只是个别声音。但也不知怎么的,却是愈演愈烈,甚至成了新闻热点,很多娱乐媒体为了争抢流量就也跟着报道,甚至和观众一起质疑起陆鸣泽的创作能力。

童萌听到这儿接话,“去年是有那么一阵儿,闹的挺大的。我记得还有狗仔跑到学校去堵陆导家小孩儿,问人家是不是满。”

兰姐,“何止?那段时间骂声一片,陆导家楼下都是记者,两个月都不敢回家。”

童萌,“真过分!”

楚安却见怪不怪,另一个时空比这疯狂的比比皆是。

“那然后呢?”

兰姐,“说实话,要是换个导演,可能也没啥事儿。说就说去呗,热度一过就啥事儿都没有。”

“可是......可是人怕揭短。你说陆导别的问题可能也就过去了,质疑他创作能力......”

好吧,陆鸣泽还真缺!

他不是创作型导演,属于那种善于营造镜头氛围,制造故事冲突的导演。

有的导演你都不用给他剧本,甚至不用编剧,给他故事梗概和演员就能拍。

但陆鸣泽不行,最薄弱的就是创作能力。但他的优点也明显,那就是还原度。

给他一段具体情节,他能百分百的给你拍出来。而且是你想要什么效果,他就能给你什么效果。

总之,陆鸣泽不服气啊!

他在国内也算是叫得出名号的人物了,被人质疑创作能力,哪能忍得了?

“所以.....”

马兰做为与陆导合作多年的内部人士,讲述了前因后果,“所以就有了这部校园剧。陆导除了争一口气,也有跳出舒适区的想法,试试新题材。”